火币提供了丰富的市场分析和交易工具

让梗成为艺术品的数字货币 NFT 究竟是什么?

  去年 12 月,推特联合创始人 Jack Dorsey 将自己于 2006 年发出的第一条推特挂到拍卖网站 Valuables 上开始竞价。推特的内容相当简单,只一句话,「刚刚设置好我的推特」。目前,最高已经有人为其出价 250 万美元。

  根据 Valuables 的描述,购买这则推文即意味着买下它的数字证书。因为商品的全部数据都保存在区块链上,所以能够证明它是独一无二的、经过作者签名认证的推特,「这使它成为稀缺、独特、有价值的商品,既可以作为一种理财投资,又附带感情价值,并在收藏者与创作者之间建立起联系。」

  这种形式的商品被称作 NFT(Non-fungible token),你还可以称之为非同质化代币、加密艺术或是数字收藏品。当然,也不要为有人花费 250 万美元购买一条推特感到诧异,在如今的 NFT 市场,论商品形式,一条 15 年前的推特并不是最奇怪的;论成交价格,250 万美元也算不上金字塔顶。

  NFT 的概念亦由此而来,它同样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,只不过相对于比特币的无差别、可互换,每一件 NFT 都是独一无二的,比如说,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一条 Jack Dorsey 于 2006 年 3 月 22 日 4 点 50 分发出的推特,将其制作为 NFT 后,除了其本身,再没有绝对意义上与其等价的物品。

  互联网时代的一切都能够通过复制粘贴,拷贝出无数份,而 NFT 则制造出一种人为的稀缺,并通过这种稀缺获得价值。换句话说,NFT 不仅包括作品本身,更附带有无法伪造的创作者认证信息,稍微类似于亲笔签名。买家购买的不是作品的版权或是使用权,而是能够证明「我确实买了这么个东西」的数字凭证。

  听起来有那么点意思,但又觉得花费巨款购买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「凭证」多少有些匪夷所思,对吧?这很正常,因为人的观念不是一朝改变的,NFT 的市场也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。

  2012 年初出现的彩色币概念,常被认为是 NFT 的起源。由于比特币的脚本语言允许存储少量的信息,这段信息又可以用来代表现实世界中实际存在的事物,所以有观点认为,可以将实物与数字货币联系起来,这种特殊币被称之为彩色币。

  彩色币的交易方式等同于比特币,但由于其联系实物的独特性质,又可以轻易与传统的比特币交易区分开来。因为这点,尽管比特币在之后的更新迭代中没有考虑过向这一方向拓展,但彩色币的出现依旧为 NFT 的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
  游戏业在 NFT 的应用上一直走在时代前列。以卡牌收集为主要玩法之一的 TCG 天生适合 NFT,2015 年上架的《Spells of Genesis》就将「有史以来第一款基于区块链的手游」作为招牌,把游戏的经济系统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到一起。

  一度保持北美销量排行第四的卡牌游戏《Force of Will》受此启发,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宣布将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线上模拟对战中。

  再往后,2017 年以太猫(CryptoKitties)的出现彻底打响了 NFT 的名头。这款建立在以太坊上的游戏允许玩家驯养、交易形态各异的猫咪,每只猫咪又都是独一无二的。最火爆的时候,整个以太网的网络甚至都因为这款游戏崩溃,直到游戏团队将猫咪的繁育费用翻了番——同年 12 月,最贵的一只猫以 246.9255 以太币成功出售,折合美金约 12 万元。

  我们在 2019 年的时候曾报道过一桩「比特猪骗局」,其基本玩法就照搬自以太猫。

  以太猫火爆的同时,梗也在 NFT 的持续升温中找到实打实的商业价值。最早将悲伤蛙带上区块链的人或许很难料到,悲伤蛙那些千奇百怪的表情包会催生出专门的交易平台——表情包谁都能用,但当其转换为 NFT 形式时,它们就成为了世界上独此一张的表情包,继而具备了收藏、交易的价值。

  应用方向基本明确,大众认知逐渐普及,NFT 在最近几年一直以一种平稳的速度一步步挪进主流社会的视野,距离真正的爆发,差的不过临门一脚。

  2021 年刚开始,就爆发了数场足以载入经济学教材的重大事件,例如比特币的狂涨,例如 Gamestop 股票引起的散户和华尔街精英之间的战争,事后进行分析时,相当一部分观点认为,究其根本,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疫情之后,英美在内的各国政府选择了发放货币刺激经济的手段。

  银行账户里的现金多了,能够出门消费的地方却少了,短期之内,传统的投资方案失去了吸引力,更多人在风险投资上变得大胆,进而将目光投向看似蓝海的领域——NFT 迎来了它的春天。

  据佳士得表示,这是该拍卖平台第一次出售 NFT 艺术品,这一成交价格也成为了在世艺术家拍卖作品的第三高——连其本人都没能预料到这一结果。

  更有意思的是,他在五个月前以不到 10 万美元价格出售的一段 GIF 短片《crossroads》也在上个月被转卖,这次的成交价是 660 万美元。

  美国摇滚乐队里昂王族成为用 NFT 售卖专辑的先驱,他们三月初刚刚发行的《When You See Yourself》截至上周已经创造超过 200 万美元的销售额。

  与 NBA 合作,将球星精彩一刻的短影片作为 NFT 售卖的 NBA Top Shot 更是在最近大火,整个平台上个月的最高单日销售额甚至超过 4750 万美元。在这个一段勒布朗詹姆斯的短片就能够转手卖出 20 万美金的市场中,几乎人人都揣着一颗发财的心。

  还有上个月我们曾提到过的,以 300 以太币,约合 56 万美金卖出的彩虹猫梗图。用其作者的话来说,NFT 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直接从作品中获利的方式,通过日益被重视的 NFT 市场,权利被交还到创作者手中。

  确实,NFT 市场前所未有的繁荣充实了不少艺术创作者的腰包,说它为艺术创作者们提供了物质支持,鼓舞了他们的创作动力,一点没错——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就能够齐心协力奔向「最好的时代」。

  目前通过 NFT 获利最多甚至一度感叹「holy 」的 Beeple 在最近接受采访时坦言,在他看来,NFT 是一个泡沫。如果现在还不是泡沫,那么它很可能在将来某个时段成为泡沫,因为现在涌入这个领域的人实在太多。

  除了不可避免的炒作之外,NFT 本身也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。一位游戏设计师在推特上发表观点,一来,NFT 的制作同比特币,会消耗大量的电力,这势必对环境造成影响;二来,有太多可选的方式让钱流入艺术创作者的口袋,但 NFT 创造的交易市场更可能导致富人愈富的现象。推文最终获得了三千多个赞。

  一个最近的例子发生在知名插画网站 ArtStation 上。3 月初,该平台宣布将把包括《光环》艺术总监、《刺客信条》艺术总监作品在内的一系列画作加工为 NFT,随后迎来一众用户的强烈,甚至被谴责为「积极尝试摧毁地球」。

  迫不得已,ArtStation 只能在 8 号发表道歉声明取消计划:「很明显,现在并不是平台涉足NFT的好时机…… 我们认为NFT是一项变革性技术,可以为数字艺术家带来重大且积极的改变。希望在将来的某个时候,我们能够找到合理且环保的解决方案。」

  站在艺术的角度,也有人引用大卫鲍伊早年接受采访时阐述的观点表示担忧:「艺术机构将特定的声音从旺盛的艺术创作中选取出来,再通过制造一种单一的声音来扼杀这种创作环境,从而延续艺术是少数天才的特权而非所有人的东西的传统观念。」

  他们忧虑,浑身沾染着钱味的 NFT 是否会在自由创作的互联网环境中担当这一不光彩的角色。

  英国匿名涂鸦艺术家 Banksy 以讽刺性街头艺术闻名世界,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《白痴》在 2007 年印刷出数百份,描绘了一众「上流人士」为一幅画作在拍卖场中竞相出价的场景,画作上只一句话「我不相信你们这群白痴真的会买这狗屎玩意」(I Can’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hit)。

  3 月 4 日,一家名为 Injective Protocol 的区块链公司以大概 9 万 5 千美元的价格买到一幅当年发行的印刷作,并直播将其烧毁,随后将作品以 NFT 的形式挂到拍卖行,最终以 228.69 枚以太币,约合 4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。

  他们认为「燃烧画作」本身就是对艺术的一种表达,更罔论早在 2018 年,Banksy 本人就安排过将拍卖现场的画用切纸机切碎的艺术活动。

  通过物理上的毁灭,作品的价值转移到虚拟世界中——明晃晃的美元似乎佐证了这一观点,用他们的话来说,这件 NFT 研究了「如何从讽刺中创造价值」。

  更有意思的是,由于 Banksy 是位隐藏在幕后的匿名作者,事后有人联系到 Banksy 的认证机构,询问 NFT 版《白痴》是否得到 Banksy 的认证,结果得到了 Banksy 本人从未授权,也从未以任何形式参与到 NFT 制作中的回复——